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学院概览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前身为 1972 年设立的物理教研室,1984 年设立物理学专业,1986 年成立物理系。学院现拥有 4 个本科专业:物理学、材料物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科拥有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该学科于 2006 年获得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 年物理学学科成为黑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在学科教学(物理) 方向可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物理学为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物理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拥有新型碳基功能与超硬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等,仪器设备可以满足学生的教学及科学研究。学院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坚持“立德笃行、求实创新”的院训,致力于人才培养。近年来,考研率一直名列全校前茅,特别是物理学专业考取吉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双一流学校的比重不断加大。就业领域越来越广,考取公务员、选调生、国家电网的人数不断增多。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 94.6%,用人单位反馈良好。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务实开拓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 41 人,其中,教授 7 人,副教授 16 人,讲师 16 人,高职称教师占 56%;博士 15 人、硕士 25 人(在读博士 7 人),硕士以上教师占90%。外聘教授长江学者 1 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1 人,省级青年教学名师 1 人,东北三省教指委专家 3 人,校级教学标兵 1 人、教学新秀 1 人、三育人标兵 1 人。组建教学团队 6 个、科研团队 6 个,建设成效显著,3 个科研团队升级为校级科研团队。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 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8 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23 项; 获发明专利 7 项;发表 SCI 检索论文 30 篇,其中 1 区 SCI 论文 3 篇,2 区 SCI 论文 7 篇;出版专著 8 部。主持教育改革项目 14 项(省部级 3 项),出版教材 5 部。教师在东北赛区讲课大赛获得三等奖 1项;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各 1 项。获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2 门,获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及课程 1 项,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5 项。 学生培养 物理学专业:采用创新能力培养与师范技能培养并重的培养模式。以培养“能说、会教、善育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采取本硕一体化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物理专业: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厚基础、宽口径”为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坚持竞赛推动,为电子、电气、材料等行业输送招之能用的科技创新人才。学院规范做好团员发展、团干的培养工作,组织开展了考研培训、技能测评、专业竞赛、科技创新大赛、好习惯小组、志愿服务等活动。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iCAN 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蓝桥杯、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暨物理教育研究论坛等国家级、省级比赛中喜获佳绩,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2 人次、二等奖 8 人次、三等奖 33 人次、优 秀奖 6 人次,获得省级一等奖 43 人次、二等奖 78 人次、三等奖 48 人次、优秀奖 18 人次;获得国家级自制教具能手荣誉称号 1 人次。学院获得 2020 年度国家蓝桥杯比赛优秀组织奖。 物理学专业: 主要课程 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专业理论课程。物理实验基础、力热实验、光学实验、电磁学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实验课程;中学心理学、中学教育学、中学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中学物理课标解读与教材研究等教师教育类课程。 专业特色 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立足黑龙江、辐射全国,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修养、深厚的教育情怀,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学科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发展潜力和沟通合作能力,能够在中学胜任物理教育教学、教研及管理工作的具有卓越教师潜质的基础教育人才。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服务于各省市的基础教育,在初高中、小学、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等从事物理教学;学生毕业后可考取高校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可报考公务员或自主创业。 物理学专业咨询教师:陈薇薇 Tel:13945369564 E-mail:chenweiweimsy@163.com 材料物理专业: 主要课程 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数学物理方法、材料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材料物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表征、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前沿等。 专业特色 依托黑龙江省新型碳基功能与超硬材料重点实验室,系统地掌握材料物理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将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于超硬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功能纳米材料及薄膜材料的开发。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材料相关的企业、事业、科研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可以继续攻读材料相关的工程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材料物理专业咨询教师:王方标 Tel:15246345871 E-mail:wangfangbiao@126.com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主要课程 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传动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信号与系统、机械制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与 PLC、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结构与数据库技术、电气检测技术等。 专业特色 强、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运行与研制相结合等特点。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除了可考取校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也能在电力系统、电气装备制造、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机与电器等电气领域,从事系统分析与设计、集成与优化,开发与研究、运行与维护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咨询教师:白龙 Tel:15845304801 E-mail:long_mdj@163.com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数学物理方法、计算机工程制图、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基本线路、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编程技术、MATLAB 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专业特色 该专业是结合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厚基础、宽口径”为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坚持竞赛推动,努力实现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和全国经济,适应电子信息科学飞速发展,并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在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等领域从事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可就职于政府机构、 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从事领域相关的工作,也可通过自行创业等灵活就业方式创造人生的辉煌。另外,还可以通过考取硕士研究生进行进一步的深造学习。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咨询教师:王福刚 Tel:13804829711 E-mail:wfg_163@163.com |
友情链接
牡丹江师范学院本科招生信息网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电话:0453-6511440 6512058
本科招生 |
手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