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
学院概览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前身为体育系,始建于 1975 年。2006 年获批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 年开始招生硕士研究生。2017 年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重点培养单位 , 现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四个二级学科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共 141 人。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传承了“大荒地”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师资队伍总体实力较强,教学科研管理机构、教学场馆设施较为齐全,现有 7 个教研室、1 个教研部和 1 个科研所;实验、实训条件省内一流,设有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 6 个实验室及大学生体育测试中心;教学管理制度规范,设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2 个本科专业,在校生 857 人。体育教育专业在黑龙江省名列前三位,是黑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单位,校级重点专业,社会影响较为广泛,为体育教育事业培养了 8000 余名本科、专科、进修和函授学生。学院是黑龙江省最具影响力的体育学培养单位之一,先后被授予黑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组主任单位,黑龙江省东南部高校体育研究会会长单位,牡丹江市体育学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单位。 师资队伍 现有专职教师 49 人,其中教授 14 人,副教授 13 人,博士 5 人,在读博士 1 人,硕士 35 人。近五年在各级各类期刊发表论文共 198 篇,其中检索论文 37 篇,中文核心 39 篇;获批 1 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项,教育部青年项目 2 项,省级以上项目 26 项;国家发明专利 11 项,软件著作权 5 项,实用新型专利 1 项;出版专著、教材共 23 部。 学生培养 学院贯穿“师范教育精英化,非师教育卓越化”的人才培养主线,不断开拓思路、更新观念,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实施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为主要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将专业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培养模式领先、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素质全面的特色专业。全力打造学生品牌”的理念,创建“温馨、自主、竞合、高效、团结”的团学组织,以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本领为目标。现已成为省内体育学科优势明显、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竞技体育特色突出、创新能力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 90% 以上,为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体育教育专业: 主要课程 田径、体操、大球类、武术、冰雪、游泳等项目术科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等理论课程。 专业特色 体育教育专业坚持“夯实专业技能,突出师范教育”的办学理念,突出“培养目标的职业性,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的办学特色,通过打造“校园联赛”、“师范技能比武”、“教学成果汇报”、“基本功大赛”等品牌活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体育知识与专项技能相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运动竞赛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发展优势。以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宗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服务于本省中小城市、基层、农村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胜任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性体育人才。办学突出师范教育特色,重视师德养成教育,强化职业技能培养,逐步凝练形成了“根植龙江基础教育,实践导向,实验—实践—实训一体同构,协同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方向 本专业结合学生实际,坚持以提高就业质量为宗旨,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与发展。主要从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学校体育研究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根据社会需要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群众体育的指导工作、体育运动训练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用人单位普通认为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工作态度方面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专业基础扎实,能够运用科学的教育原理和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总体评价为优良。 体育教育专业咨询教师:陈学海 Tel:13845301527 E-mail:msycxh@163.com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主要课程 田径、体操、小球类、武术、冰雪、游泳、民传等项目术科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 体育心理、体育社会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社会体育导论、健身理论与指导、体育市场营销、体育管理学、运动康复与治疗等理论课程。 专业特色 本专业针对社会的需求,课程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户外拓展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健力美健身俱乐部,通过综合性课程设计、校企结合等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统一,知识培养与素质培养有机统一。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办学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体育就业岗位急迫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从解决社会体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专业能力素质不强的问题视角,构建应用型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突出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强化一专多能,实施分类培养、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等模式。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突显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组织、管理等实践能力。 就业方向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领域广泛,是推动人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要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级社会体育管理机构、各类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和体育场馆部门担任体育指导与管理工作,还可以从事中小学教师、教练员的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印发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到 2030 年,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2.3 名,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在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引导的作用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咨询教师:陈学海 Tel:13845301527 E-mail:msycxh@163.com |
友情链接
牡丹江师范学院本科招生信息网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电话:0453-6511440 6512058
本科招生 |
手机网站 |